《广州化工》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体现,充足优质的睡眠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1-3]。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儿童、青少年表现出各种睡眠问题[1,3-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儿童、青少年的睡眠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证明儿童、青少年睡眠问题是成人肥胖/体重增加的危险因素[5],并与不良心理行为密切相关[6-7]。但以往研究多关注青少年人群,较少关注学龄前儿童,对于睡眠状况的评估也以睡眠持续时间为主,对就寝时间评估较少。学龄前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和睡眠问题多发阶段,应引起重视。因此,本研究于2016年对广州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幼儿睡眠状况,分析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越秀、荔湾、天河3区随机选择8家幼儿园为研究现场,所选幼儿园的所有儿童在父母知情同意下均可参加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4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8%。
1.2 研究方法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编制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睡眠状况评估、儿童心理健康评估和其他变量。
1.2.1 睡眠状况评估。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文版进行评估,该问卷由李生慧等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引入国内并制定[8]。此外,询问幼儿最近1个月的就寝时间、夜间睡眠持续时间。根据儿童睡眠特点并借鉴其他文献的分类,将就寝时间分为≤21、21∶01-22∶00,>22∶00 3类[9],根据美国儿童睡眠调查对充足睡眠的界定[10],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0-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建议[11],将睡眠持续时间分为<9小时,9-10小时和≥10小时3类,≥10小时为睡眠充足。
1.2.2 儿童心理健康评估。采用万国斌编制的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筛查问卷进行筛查[12]。由幼儿园保健医生审定筛查结果,对于有行为问题或不良情绪的幼儿进行矫治,问题严重的转诊至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和干预。
1.2.3 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儿童出生时情况、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儿童户外活动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双录入法录入数据,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序数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
2结果
2.1 学龄前儿童特征和睡眠情况分布
广州市学龄前儿童平均就寝时间为22∶06(SD=0∶35),38.5%的儿童就寝时间晚于22∶00,平均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为8.89(SD=0.67)小时,85.5%的儿童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不足10小时。
对就寝时间和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不同的儿童基本特征(性别、年龄、出生体重、胎龄、母亲教育程度、父亲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户外活动时间)进行比较,就寝时间不同的3组儿童除了年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不同的3组儿童在年龄、父亲教育程度上有统计学差异,其他特征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以性别、年龄、父亲教育程度为自变量,以就寝时间和夜间睡眠持续时间分别为应变量进行序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年龄纳入以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P=0.001,回归系数为-0.84),年龄越大,夜间睡眠持续时间越短。
2.2 就寝时间和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
对就寝时间和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不同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抑郁和发脾气、易怒等情绪问题与就寝时间和夜间睡眠持续时间显著相关(P<0.01),此外,多动、不良进食习惯、习惯摩擦等行为问题与就寝时间显著相关,睡眠问题(易醒、噩梦)、抽动等行为问题与夜间睡眠持续时间显著相关(P<0.01),特殊恐怖、社交退缩、分离焦虑、攻击问题、尿床、咬指甲、吸吮手指等情绪行为均与就寝时间和夜间睡眠持续时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见表2。
表1 学龄前儿童特征和就寝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分布情况 n(%)特征就寝时间≤21∶0021∶01-22∶00>22∶00χ2P夜间睡眠持续时间<9h9-10h≥10hχ2P性别? 男81(11.0)370(50.1)287(38.9)224(30.5)396(54.0)114(15.5) 女61(9.6)327(51.5)247(38.9)209(32.9)353(55.5)74(11.6)年龄?27.527<0.001 322(14.8)84(56.4)43(28.9)35(23.8)71(48.3)41(27.9) 474(10.4)346(48.6)292(41.0)222(31.4)399(56.4)87(12.3) 549(8.95)292(53.2)208(37.9)182(33.4)295(54.1)68(12.5)父亲教育程度? 大学以上108(10.2)539(50.9)412(38.9)331(31.5)590(56.1)131(12.5) 高中或中专30(12.1)125(50.4)93(37.5)74(30.2)122(49.8)49(20.0) 初中及以下5(7.2)38(55.1)26(37.7)25(36.2)34(49.3)10(14.5)
上一篇:基于养教结合的广州老年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